如何培养广大青年心怀家国情怀,在困难面前涵养进取品格,积极担负使命职责是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在学生管理方面一直探寻的课题。学院团委在省直机关团工委和省司法厅团委的指导和关心支持下,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打造“蓝小队”志愿活动品牌,创建360度校园工作模式,推动团员青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走深走实,建设一个“温馨校园”。
“三心”志愿服务为抓手 强化党建带团建
让团建更有温度
学院团委始终坚持旗帜鲜明的政治导向,不断增强团组织政治功能,集中打造“蓝小队”团建品牌,构建有思想、有温度、有力量、有色彩的团建新格局。
建设阵地凝心。结合“五四”评选活动,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自身优势,调动广大团员青年的积极性,持续高标准建设6个院系志愿服务站,学院团委2023年12月被共青团济南市章丘区委评为“青年志愿服务友好单位”。完善院、系、中队志愿者组织架构,目前共成立院系6个志愿服务站,在中队团支部建立志愿服务小队,实现资源联享、活动联抓、难题联解、共赢联进的工作格局。
巡逻服务舒心。发挥团组织、团员先锋作用,培育“主人翁”意识,结合“志愿山东”“志愿汇”常态化开展活动,例如建立“蓝小队”开展校园车辆常态化巡检志愿服务活动,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保卫处和车主本人。启用“随手拍”服务校园管理,构建起用团旗引领“志愿活动”、用“志愿活动”联动团员、靠团员推动志愿服务、让志愿服务温暖“师生”的新格局。

师生勠力同心。不断深化“志愿”服务,结合爱国主义教育,扎实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统筹院系志愿资源优势和校园需求,倡议广大青年学子积极参与到献血活动中,奉献自己的爱心。近3年,广大师生同心协力,共有4814名师生参与活动,献血量高达162.2万毫升,2021年献血总量排在驻章高校第一名,被省血液中心通报表扬。2023年6月学院被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委省直机关工委、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红十字会评为山东省无偿献血组织表现突出单位。以实际行动彰显了青年学子的先进性,让爱心接力在山司学子间永续传递。
“六个阵地建设”为桥梁强化功能建设 让志愿服务更加走心
坚持以党建带团建,以服务同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标准打造院系志愿者联合会等六个服务阵地,让团旗在一线高高飘扬。
严格按照“三化”建设和“志愿服务组织基本规范”要求,全面加强“院系志愿者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由院团委牵头和系团总支配合,联合对各类阵地资源进行整合。目前,已建设完成志愿服务站6个。
按照“谁建设、谁管理”的原则,制定《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生青年志愿者联合会管理办法》等日常管理、运行维护制度,明确管理人员、工作职责,确保“志愿服务站”建得好、管得好、服务好。
落实团支部书记责任主体。“志愿服务站”以团建工作为引领,各站点结合各自特点进行服务延伸,确保站点间服务“同形不同质”。大力探索特色志愿服务,将“蓝小队”志愿服务活动做精、做细、做优。学院志愿工作模式先后被新华网等10家媒体报道和转发。

“零距离”团建为落脚点 强化贴心服务
让志愿活动更具质感
坚持团建引领,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发展,激发出志愿服务新活力。“零距离”团建工程,让志愿服务精准化。按照院系“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双向受益”原则,团组织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开展“精准化”等团建活动,针对不同社团、不同中队,提供“助人为乐”“情暖山司”等差异化精准化志愿服务,让志愿者心怀大爱做小事、做实事,切实打通团员服务同学、联系同学的神经末梢。3年来先后调动校内外4712名学生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志愿服务时长85015.5小时,带动大学生进社区3000余人次,2022年4月学院团委被省直机关团工委评为最美共青团组织。
学院团委将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以“三心”志愿服务为抓手,以“六个阵地建设”为桥梁,以“零距离”团建为落脚点,不断丰富志愿组织的内涵和外延,将团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助力学院高质量发展,360度全方位建设“温馨校园”。

深入做好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关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学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出不断向上向好的态势基础上,通过加强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打造以“志愿服务为行动、以师生齐心为温度、以蓝色忠诚为底色、以青春实践为力量”的360度志愿服务体系。不仅为大学生搭建了建功青春、实现价值的舞台,也为“蓝精灵”打造了锤炼自身、施展才华的重要实践平台。